近日,从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传来好消息,方大萍安钢铁“卢彧技能大师工作室”获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成为方大萍安钢铁继“朱增玲技能大师工作室”之后的第二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工匠精神”助力技术进步
“卢彧技能大师工作室”是以江西省年“振兴杯”职业技能大赛轧钢工专业冠军获得者卢彧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年底获评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该工作室拥有7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领办人卢彧具备高级技师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工作室承担方大萍安钢铁安源轧钢厂棒材切分工艺的开发、技术指标攻关、工艺设备技改、轧机轧辊、导卫装配、数控机床加工、焊接与热切割相关的工艺研究与改进,以提高工程技术人员自主创新意识和技术水平为重心,吸纳技术能手、优秀员工等各类先进人物,发挥引领带动效应,培养技术技能及复合型人才,为员工成才搭建平台,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卢彧技能大师工作室”成员弘扬“工匠精神”,扎根一线,立足实际,致力于攻克技术难题,服务于生产。工作室全面提升岗位员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科学严谨的务实工作作风,大胆尝试革新改造和技术攻关,助力各项指标和工作上台阶。工作室成立以来,卢彧所在的方大萍安钢铁安源轧钢厂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不断进步,年至年连续三年高速线材实物成材率稳居全国同行业前三位,螺纹钢筋切分轧制工艺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地位。通过科技攻关和小改小革,在为萍安钢铁创造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降低了员工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率。
专利发明、科研攻关硕果累累
“卢彧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以来,成功申报多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其中卢彧、周建波共同研发的“高线夹送辊辊环装配方式改进”专利,是在不改变现有设备的前提下,通过对夹送辊辊环增加垫片及适当加长锥套、改进高线夹送辊辊环装配方式,使夹送辊辊面利用率比之前提高一倍,整套夹送辊使用寿命提高一倍。经过效益测算,预计年创效5.7万元。
年工作室完成4项科研项目。其中Φ25mm规格螺纹钢筋两切分工艺研究、高线加热炉炉温炉压控制系统工艺研究项目完成后,实现创效万元。年完成Φ16mm螺纹钢筋四切分工艺研发、棒线“一拖二”技改、提升高棒轧制速度研究与实践、新国标螺纹钢筋生产工艺研发等4项科研项目,累计创效.万元。年完成高金属收得率高线轧制工艺研究、棒材切分轧制线差研究与控制、棒线低辊耗轧制工艺研究等4项科研项目,累计创效.9万元。
围绕降低成本、提升指标、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技术革新、新产品开发、专利研发、安全生产等课题,工作室不断开展专题研究,解决生产难题。同时,工作室还广泛发动员工,立足岗位积极开展“五小”(小发明、小革新、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及降本增效活动,降低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提高工作效率。年至年,安源轧钢厂累计完成小改小革余项,创效余万元。年1至8月,开展小改小革活动86项,创造直接经济效益51.02万元。
搭建平台促进员工成长成才
以“卢彧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平台,安源轧钢厂大力开展岗位练兵、技能培训,采取“一带一”或“1+N”等以师带徒形式,签订以师带徒协议,为轧钢工序定向培养熟练工和具备专业技术资格的后备人才。
工作室充分发挥成员不同专业、不同岗位的技术优势,将理论钻研与工作实践结合起来,带动成员技术技能素质水平的提高,同时通过技术培训、技术交流等方式,影响和带动更多员工提升技术技能水平,培养企业发展所需的人才。年至年签订新员工师徒协议50余份,培养了轧钢高级工15名,累计培训课时以上。通过工作室的带动和培养,年工作室新增高级技师2名,新增工程师1名,新增技师3名。
工作室每月开展一次相关技术培训,不定期组织相关岗位员工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并积极参加技术比武。年全年培训人次,选派的2名选手参加钢铁行业网络技能知识竞赛获得优秀奖。年在萍乡市举办的“振兴杯”职业技能大赛轧钢工种比赛中,选派的2名选手并列冠军。年由卢彧带队参加江西省天工杯职业技能大赛轧钢工专业比赛,1名选手获得亚军。同年参加钢铁行业网络技能知识竞赛,1名选手获得优秀奖。
为了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和高技能复合型人才,一方面,工作室成员充分发挥技能大师及其团队的领军带动作用,通过“干中学,学中干”的学习与实践,既研究新工艺、新技改、新设备,又解决生产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并建立了技术、技能人才的孵化基地。另一方面,运用激励手段抓好后备人才的培养,通过分层级考核,用业绩说话,拉开分配档次等激励政策,营造“比学赶超”氛围,促进技术人员整体素质提高,推动生产不断进步。(吴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