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沓沓馨香的高温菜票

白癜风可以吃文蛤吗 http://pf.39.net/bdfyy/bdfzg/190923/7485587.html
  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了五月份立夏季节,一时“高温费”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夏日炎炎,各家有高温作业的工厂里,职工们每年发个“高温茶”、“高温毛巾、肥皂”,吃冰糕、喝降温汽水,倒都是司空见惯的神情!由此令我想起了八十年代初,在省城一家钢铁企业从事四年多轧钢工作,享受了一段特殊、深刻难忘且温馨高温菜票待遇的经历——   年元月,我们一行六十名男女上山下乡知青,从鲁西南的曲阜、兖州和济宁县(注:旧县名,在今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境内),招工返城,迈步市属中型企业——济南轧钢厂的大门。经过三个月集中学习和培训,我们50名新学员被集中分配到轧钢车间各道工序工作。   轧钢车间是以生产建筑用6.5毫米和8毫米盘元为主,工作环境相对恶劣,厂房破败不堪,生产设备也是极端原始、落后,据说轧钢机使用的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前苏联老掉牙的旧设备。平日里轧机一开,工人们就要忍受着高温、强光、粉尘和烫伤危险的不断侵袭。天气凉爽时还好过些,到了炎炎夏日,车间外温度三十五六摄氏度,车间内温度攀升到六七十摄氏度,整个生产车间就像是一个密不透风的大蒸笼,到处热浪翻腾,工人们汗流浃背,苦不堪言!但为了生活和家庭,大家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   我在初轧(俗称粗轧)岗位工作,当加热到将近摄氏度的方钢(长约1.5-2米,宽高约为66厘米)从大炉出来,第一道工序就是来到我工作的轧机前。此时,一股股热浪扑面而来,我和工友手持大铁钳,把压成扁、方的钢材,输送到轧机跑道滚口里,操作一会儿,前胸是炙热滚烫的热气,后背即便有工业用大功率的风扇降温,工作服和牛皮鞋依然被汗水浸透,那苦涩的滋味真是一辈子都难以忘却。有时候,热到了难以忍耐的地步,我们干脆脱了工作服上衣,光着脊梁在轧机旁工作,全然顾不上什么安全保护了——至今,我的脚脖子及肚皮上还留存着被炙热的钢铁烫伤的印记。   虽然工作环境和条件恶劣不堪,繁重的劳动也让我们这些年轻人备受磨难。可是,令人欣慰的是,从事像轧钢这样高温工作的人员,能享受每月四块五毛钱的高温菜票,这对于当时每月24元钱工资的我们来说,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   那时,一张毛皮纸的菜票面值是一毛钱,四十几张菜票发到我们手里,也是令人兴高采烈的事情!于是,车间发放高温菜票之际,也成为我们青工们改善生活之时。那时,食堂里出售的肉丸灌汤包是四毛八一斤,每每发了菜票我们就买上半斤大饱口福,打打牙祭;间或和几位要好的同事,干完自己的一节工作后(当时我们的工作一般是八小时一班,两、三倒工作制),各买上几份好菜,偷偷躲在更衣室,冒着违反劳动纪律的危险,开怀畅饮一番,也权当是繁重工作中的一种解脱了!   说起来也算是一桩趣谈,类似我这样二十啷当岁的“光棍汉”无牵无挂,又没有家庭的负担,高温菜票多是月月花个精光。可是,一些有家庭或者很会过日子的同事,就会把高温菜票视作一笔不可多得的收入而舍不得花掉。这样就势必造成了食堂发放的菜票与收回的菜票收支相当不符。于是,食堂管理人员灵机一动,就从外面采购当时极为“稀罕”的一些鱼肉、午餐罐头及水果罐头等物品,卖给职工,也作为回收高温菜票的一种方法。这一招还真灵,手中积攒了很多菜票的车间工人纷纷采购,逢年过节走亲访友,孝敬长辈和犒劳妻儿,也让这些难得的高温菜票实现了它的价值。就连我们班有名的号称拿大号扳子“砸干巴馒头吃”的祝姓同事,也毫不吝啬地把积攒的菜票换成自己喜爱的物品——现在看来区区可数的几块钱高温菜票,在当时也是快乐、温暖了一代人的心扉啊!   到了年的春季,我因为有点写写画画的小才能,在市级党报发表过几篇“豆腐块”的所谓才子,被厂部办公室调去当了秘书,命运来了个大转弯,从此告别了奋斗将近四年之久的轧钢机与工友们,从此,开始了吃饭掏钱买饭菜票的时代,也就再没有享受过高温菜票的“特殊”待遇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