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博物馆陈列的年鞍钢献给毛主席的第一根重型钢轨的一段:
国家博物馆陈列的年鞍钢献给朱德的第一根无缝钢管的一段:
国家博物馆陈列的年一汽奠基石,毛泽东题写:
老作家王蒙的处女作《青春万岁》,是一部充满的青春的激情与力量的小说。
作品通过一群北京的高中生在建国前后几年的成长经历,展现了那个时代特有的情感。虽然现在看来,文笔比他后来的作品不免有些幼稚,但其中的真诚希望与热烈的力量,仍然具有强大的打动人心的力量。因为它真实反映了那一年的社会情感:那一年的中国,就是这样充满激情、充满希望!
王蒙创作这部小说的时间是年。
为什么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
这一年,中国结束了抗美援朝战争,与当时世界的最强的帝国主义打了个平手,令国民信心爆棚!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使中国的经济建设获得了有利的国际和平环境。这对于长期处于战乱的中国人民来说,是极其宝贵的。
在这一年的头一年,也就是年,在中国国民经济恢复,超额完成任务。年底,工农业总产值亿元,比年增长77%多。国家财政收入成倍增加,收支平衡。城乡人民收入逐年增多,生活普遍得到改善。同年相比,全国职工平均工资提高了70%,农民收入一般增长30%以上。在以巨大财力支持抗美援朝战争的情况下,这简直可以说是奇迹。
经过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国营工商业和私营工商业的产值比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年,中国工业生产总值的公私比例是,国营占43.8%,私营占56.2%,到年9月,国营上升到67.3%,私营下降到32.7%,国营经济已经超过私营经济。这也体现出向理想中的社会主义发展的趋势。
在土地改革以后,农村中的互助合作事业普遍地发展起来,主要是互助组,也有一些以土地人股为主要特点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还有很少数集体农庄。
——这一年,各方面的事业发展,都是令人愉快的,充满了希望。
为什么年是激情澎湃的?
在这种情况下,年,中央开始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以此为标志,中国开始长时期的、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这为新中国日后的经济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年开始,经济建设工作有计划地在全国展开。全国城乡迅速形成参加和支援国家工业化建设的热烈氛围。这是一个激情澎湃的年代,对工业化的无限憧憬,激发出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从未有过的劳动热情。
当时的口号:“每一秒钟都为创造社会主义社会而劳动。”生动反映了工业化目标所激发的建设热情。
年12月,鞍山钢铁公司的三大工程——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七号炼铁炉举行开工生产典礼。包头、武汉的大型钢铁企业先后开始施工。限额以上的较大项目,平均每天都有一个开工或竣工。
一大批旧中国没有的基础工业部门一个个建立起来,一大批工矿企业在内地兴办。旧中国重工业过分落后的面貌和不合理布局大大改观。五年间工业生产取得的成就。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年,党中央经过将近一年的酝酿,形成和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
在这种时代氛围中,王蒙拿起笔,记录一代人的心路历程
年,时年19岁的王蒙在共青团北京市东城区委当干部。
王蒙生于年,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年,他正是中学生。他在中学时代就参加地下党活动。年代初,王蒙和他的同龄人一样,亲身经历了从旧中国到新中国的翻天覆地变化,见证目睹了新中国在废墟上快速崛起、万象更新的发展。
那个时候,年轻人都充满希望、朝气、信念,相信从这一代人起将过一种全新的、无私的、非常光明的美满生活,需要清洗的只是旧社会残留下来的污垢。而且,那时候的人们普遍认为,这种情况未必比做几次大扫除更困难。
王蒙的想法和同龄人一样。他敏锐地感觉到,胜利高潮不可能成为日常和永远。他认为自己责任把这段历史时期和这段历史时期的少年、青年的心史记录下来。
于是,他在年秋天动笔,悄悄写了一年完成初稿。他请父亲王锦第帮忙拿给北影厂的编剧潘之汀过目,潘称赞王蒙有了不起的才华,把小说推荐给中国青年出版社文艺室审读。
但因为各种原因,当年小说没有出版。就在他修改的过程中,年他发表了短篇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这篇批评官僚主义的小说,给他带来长久的磨难。
这部带有年特殊时代体温的小说,也拖到年才正式出版——这又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年代,只不过人们心里都有了一些沧桑。
年,王蒙长篇小说《青春万岁》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