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突破2250万吨总产值达5000亿

钢铁及配套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加快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为落实“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钢铁及配套产业总量膨胀、结构提升,打造全市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依据《关于加快工业强市建设的意见》(日发〔〕17号),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产业发展现状

全市规模以上钢铁及配套企业16家,拥有山钢集团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和日照钢铁控股集团公司两家大型钢铁联合生产企业,初步形成以日照钢铁为龙头,以宝华、万方、京华、铸福等企业为配套的上端产业链。年,全市钢铁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7.2%;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利润14.3亿元、利税23.2亿元。生产钢材万吨,粗钢.6万吨,热轧薄板.4万吨。吨钢废水排放0.m3,吨钢SO2排放0.kg,吨钢氮氧化物排放1.34kg,全部达到钢铁行业清洁生产一级水平;各项污染物排放浓度全部达到《山东省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特别排放限值要求。

山东钢铁日照精品基地占地亩,计划总投资亿元。一期规模为炼铁万吨、炼钢万吨。一期万吨工程分两步建设,一期一步于年建成投产,以热连轧、冷连轧工程为代表,主要生产高档次热轧薄板、冷轧薄板,满足汽车、家电及管线、建筑、机械制造等行业对高端热轧、冷轧钢材的需要;一期二步将于年12月建成投产,以炉卷工程、宽厚板工程为代表,产品主要为高端中(宽)厚板,可满足海洋工程、造船、机械制造、建筑等行业对高端板材产品的需要。项目预留二期发展空间。

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资产亿元,炼铁产能万吨,炼钢产能万吨。年,生产生铁.1万吨,钢材万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亿元、主营业务收入.8亿元、利润12.1亿元、利税20.6亿元。人均产钢量吨/人年,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劳动生产率万元/人年,约是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的1.3倍;吨钢废水、烟粉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达到国家清洁生产一级水平,综合能耗低于国家及山东省标准要求。该企业建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拥有3个山东省名牌产品,分别为热轧H型钢(*50-*)、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宽带钢、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盘条)。

钢铁配套产业园规划发展钢材精深加工产业、钢铁配套服务业、钢铁下游延伸产业、新材料产业、循环经济和物流产业、商务配套服务业6大板块和钢材精深加工产业、绿色再制造产业、高档冶金辅助材料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智能轻工家电产业、先进机械装备制造业、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装配式钢结构产业、高端装备配套产业、新材料产业、循环经济产业、物流产业、商务配套服务业14类细分产业,以及建设产品研发中心和产品检测中心、信息化云服务平台和园区综合电子商务平台。整个配套产业园规划总投资亿元以上,整个钢铁及配套产业园区年可实现产值亿元。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优质产能发挥不足,高端钢材市场占有份额不大。日照钢铁ESP产线产品距离阿威迪ESP产线的产品结构还有差距,汽车结构件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比率较低。二是钢材产品延伸加工短缺。钢材精深加工产业规模不够、竞争力不强,与下游用钢行业协调配套不够,吃钢嚼铁项目严重短缺。三是约束性指标制约明显。土地、安全、环保、节能、水资源等约束性指标对钢铁产业发展的制约明显,多项经济发展容量指标遭遇“瓶颈”。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中国制造》和“一、三、五”总体发展思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融合发展为主线,以“一带一路”、东部率先发展、建设海洋强省战略和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为契机,以做强做优做大钢铁配套产业为目标,注重创新、绿色、循环,突出建链、强链、补链,推动钢铁与配套产业互联互融、耦合发展,提升信息化、智能化、品牌化和标准化水平,提高钢铁及配套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钢铁支柱产业,支撑我市经济社会创新持续领先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创新驱动、市场引领。将创新作为钢铁及配套产业发展的主动力,围绕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着力推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和业态创新,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和创造力。

2.坚持融合发展,建链强链补链。加强钢铁产业与配套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快钢铁及配套产业供给侧改革步伐,为用户提供优质产品、优良服务和优惠价格,促进配套产业快速发展;加强配套产业间融合,促进产业间建立互补、互利、互惠的战略合作关系,推动企业密切合作、合理分工,形成聚集发展态势。

3.坚持绿色循环发展。贯彻落实全产业链和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理念,强化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加强二次能源、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高效利用,加强环保监督和核查,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积极研发、推广全生命周期绿色产品,推动产业绿色发展。

4.坚持质量品牌优先。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推动企业不断提升质量控制技术,完善质量管理机制,提高以质量和信誉为核心的品牌意识,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建设国家级“先进钢铁制造基地”。全力推动山钢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日照钢铁技术创新和产品结构调整。依托钢铁产业园规划建设,大力发展钢材产品延伸、耐火材料及辅料加工、机械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轻工家电制造、海洋工程、有色产品深加工、循环经济产业等钢铁产业链高端产品制造企业项目,全力打造亿级“先进钢铁制造基地”。具体目标:到年,形成钢铁综合产能万吨,产值突破0亿元。板(带)材中高端产品比例达到90%以上,板(带)材深加工规模达到万吨水平。钢铁及配套产业科研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提高到2.1%以上,行业技术、产品研发能力明显提高。到年,吨钢综合能耗降至千克标准煤以下,吨钢耗新水低于2.8吨,吨钢SO2排放量降至0.9千克以下,吨钢氮氧化物排放量降至1.2千克以下。

三、实施路径

(一)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拉长延伸产业链条。立足国市场,加快走出去步伐,努力实现从产品走出去向产业和资本走出去转变。利用全球采购的机遇,融合采购渠道、生产渠道和流通渠道,重塑钢铁产业的供应链体系。重点围绕铁矿石资源、钢铁物流资源,加快构建钢铁产业供应链平台。在流通领域整合商流、物流,在生产领域整合生产、流通环节,整合采购、原材料等资源,全面降低产品成本。同时,围绕“突破园区、聚力招引”头号工程,以全面提高钢铁产品延伸产业综合竞争力为主线,围绕高端装备制造、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智能轻工家电、先进机械装备制造、海洋工程装备、装配式钢结构、有色产品深加工、高端装备配套等产业,加快招引“吃钢嚼铁”项目,加大精准招引、产业招引力度,延伸钢铁产业链条,重点发展高端数控机床制造、焊接机器人、水下机器人、高性能医疗器械、轨道交通装备等。

(二)做大做强骨干企业,抢占未来发展先机。依托日钢集团和山钢精品基地建设,采用自动化、大型化、智能化工艺技术装备,促进全市钢铁及配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钢铁及配套产业由“单个企业”向产业集群发展,建成国际一流的精品钢生产基地和钢铁及配套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加快推进日照钢铁5号ESP生产线建设,先期规划2条酸洗镀锌生产线1条冷轧生产线;淘汰现有5座立方米高炉,通过节能减排改造,建设2座立方米高炉。提升“互联网+智能制造”水平,优化台湾中钢管理模式,强化“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订单为主轴”的产销一体化管理模式,进一步加强“产销协同、质量保证、成本控制、绿色制造、物流管控”为重点的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山钢精品基地建设投产,年一期一步建成投(mm热连轧、mm冷轧及配套铁钢系统),年一期二步建成投产(mm宽厚板、0mm炉卷及配套铁钢系统)。充分发挥山钢精品基地宽、厚、薄、精板四条产线系列产品优势,改变我市乃至全省无法供应高性能、高质量板带产品的现状。山钢精品基地5立方米高炉、毫米热连轧、毫米冷连轧、毫米宽厚板等产线装备水平及产品档次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以“精益运营”为目标,实施“国有体制民营机制”,构建具有山钢日照公司特色的一体化精益运营体系,搭建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平台。实行一级管理模式,包括一级财务、一级计划、一级调度、一级质量、一级研发等。

(三)高标准规划建设配套园区,完善发展平台载体。规划建设钢铁配套产业园,重点围绕山东钢铁集团日照钢铁精品基地、日照钢铁控股集团公司的万吨钢及连云港、临沂、青岛等周边3万吨钢进行精深加工及配套服务,形成较完整的钢铁产业链。规划涉及东港和岚山两个区,总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含冶炼),配套园区面积45平方公里。园区规划北至东港区高栈路、南至岚山区化工大道、东至山钢日照公司和日照钢铁边界(东港区部分到海边)、西至沈海高速和汾水大道,可利用面积35.62平方公里。规划钢材精深加工、钢铁配套服务、钢铁下游延伸、新材料、循环经济和物流、商业配套服务等6大板块14类细分产业项目。

(四)突出抓好重点项目,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加快推进以下重点项目:

1.山钢日照钢铁精品基地,计划总投资约亿元,项目总规模为炼铁万吨、炼钢万吨。

2.日照钢铁4号、5号ESP无头带钢生产线和节能减排改造项目,计划总投资62亿元。

3.日照钢铁酸洗及镀锌板生产线项目,计划投资25亿元,建设2条酸洗镀锌板生产线,生产0.8—4.0毫米*—毫米镀锌产品。

4.日照钢铁冷轧生产线项目,计划投资20亿元,建设1条万吨冷轧生产线,生产0.15毫米冷轧极薄板产品。

5.日照钢铁节能减排改造项目,计划投资50亿元,一期淘汰现有5座立方米高炉,通过节能减排改造,建设2座立方米高炉;二期计划再对部分立方米及以下高炉进行节能改造,置换2台立方米的高炉。

6.北矿磁材(日照)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5亿元,建设年产4万吨高档永磁铁氧体生产线。

7.济南鲍德炉料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46亿元,建设年产冶金石灰类炉辅料51万吨生产线。

8.日照泰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23亿元,建设年钢渣处理万吨生产线。

9.日照鲁碧新材料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16亿元,建设年产万吨矿渣微粉生产线。

10.山东华源索具有限公司,计划投资0万元,建设年产2吨大型高强度G80、G级起重吊索具生产线。

11.中瑞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3.8亿元,主要建设钢铁贸易新城、现代物流公路港、高端装备制造基地、电子交易中心、跨境贸易服务中心。

(五)定向招引高端项目,提升先进制造水平。以创建全国“先进钢铁制造基地”为契机,聚力招引一批高端钢铁制造项目。

1.钢铁精深加工项目,主招方向:银亮材、精制线材、冷轧镀锌镀锡彩涂板卷、制罐、印铁镀锡板、压型板。

2.钢铁配套服务项目,主招方向:机械备件加工和设备设施修理、零部件再制造、先进绿色耐火材料、长寿高炉新型保炮泥、精准高效不定形耐火材料、节能低耗钢包用关键耐火材料、高纯高档多用途石英砂、环保优质膨润土、废旧耐材绿色环保再生利用。

3.新材料项目,主招方向:3D打印用工程塑料、建筑节能玻璃、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汽车用高性能镁合金板材、非晶纳米材料。

四、保障措施

(一)落实产业政策,加快结构调整。贯彻落实国家、省钢铁及配套产业政策及行业准入条件,严格做好钢铁项目核准、备案等相关工作。制定钢铁产业招商引资政策,积极推进现有钢铁及配套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大力开发钢铁下游产业,壮大配套规模,提高产品档次,积极引导我市钢铁及配套产业有序、健康发展。

(二)实施技术改造,推进科技创新。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技术改造为总抓手,积极采用先进技术设备,发展高强度机械用钢等高端钢材品种。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和机制,鼓励钢铁企业建立产学研一体化技术研发机构,加快企业自主创新步伐,加大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力度,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前景广阔的品牌产品,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序淘汰落后产能和设备,按照“上大压小”的原则改造提升现有高炉。

(三)突出招商引资,扩大配套规模。制定园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紧紧围绕“突破园区、聚力招引”头号工程,充分利用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建设有利时机,进一步发挥我市港口、区位优势,依托钢铁精品基地建设项目,突出企业招商引资主体地位,全力寻求与国内外大企业的合资合作,建设规模大、技术水平高的钢铁深加工配套企业,拓展钢铁及配套产业链条。

(四)深化节能减排,拓展发展空间。支持钢铁企业抓好高效选矿、炼焦煤调湿、余热发电、烧结烟气脱硫、铁水预处理、钢水精炼、控轧控冷、高炉转炉煤气干法除尘及余热利用、废渣处理及综合利用、综合污水处理、能源集中管控、清洁生产等关键技术,发展循环经济。组织筛选和上报符合国家、省产业政策的项目,积极争取国家、省专项资金支持,推动可持续发展。

(五)强化资源保障,积极开拓市场。鼓励企业实施“走

出去”战略,建立矿石资源保障体系。加大国内市场开拓力度,生产适销对路产品,增加产品市场份额。鼓励钢铁企业与上下游产业开展战略合作,积极对接国家、省、市重点建设项目,提高钢材直供比例。引导企业巩固传统市场,大力开拓新兴市场,不断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解读

关于《日照市钢铁及配套产业等十个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的解读

按照“一、三、五”总体发展思路,依据《关于加快工业强市建设的意见》(日发〔〕17号),为强化重点产业支撑,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12月16日,我市出台《日照市钢铁及配套产业等十个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日政办发〔〕76号)。有关情况解读如下:

一、《实施方案》的构成和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包括钢铁及配套、石油化工、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提升计划实施方案,建材、能源、纺织服装产业转型计划实施方案,以及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信息技术、新材料四个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实施方案。

每个方案基本框架包括产业发展现状、支撑优势、存在问题、总体要求、目标定位、重点任务、实施路径和保障措施等内容。在此,重点介绍一下各产业发展目标定位:

(一)钢铁及配套产业提升计划:全速推动山钢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日照钢铁技术创新和产品结构调整,依托钢铁产业园规划建设,打造国家级“先进钢铁制造基地”。到年,形成万吨产能,产值突破0亿元。

(二)石油化工产业提升计划:结合开展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转型行动,积极创建国家级高端石化基地。到年,形成加工油品能力万吨/年,石化产业产值突破0亿元。

(三)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提升计划:争取纳入国家乘用车产能布局规划,加快中兴、长城新能源汽车项目投产达产,培育壮大五征集团、海汇新能源公司和中博新能源公司,打造华东地区重要的汽车整车制造中心。到年,整车制造业产值占比达到全市汽车产业的40%以上,汽车及零部件配套本地化生产达到50%以上,年产汽车万辆、发动机万台、自动变速箱万台、模具0套,工业总产值突破0亿元。

(四)建材产业转型计划:推进行业产能化解,培育发展新型建材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建材工业新体系。到年,新型建材应用比例达到80%以上,建材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亿元。

(五)能源产业转型计划:加强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构建区域内能源梯级利用、优势互补、产业共生耦合的发展模式,打造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到年,能源产业产值达到亿元。

(六)纺织服装产业转型计划:立足茧丝绸、家纺、棉纺等基础优势,注重量身定制和高端定制生产,推进产品系列化、功能化、时尚化发展,支持企业改造升级、做大做强。到年,该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亿元,年产纱线5.8万吨、布2亿米、服装1亿件、丝0吨。

(七)高端装备、生物医药、信息技术、新材料四个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到年,全市规模以上高端装备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0亿元,信息技术产业达到亿元,新材料产业达到亿元,生物医药达到90亿元。

二、《实施方案》的主要特点

(一)整体性。该方案与前期我市出台的《日照市浆纸包装印刷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年)》(日政字〔〕83号)、《日照市粮油食品产业提升计划(—年)》(日政字〔〕84号),以及同日出台的《日照市物流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年—年)》(日政办发〔〕77号)一起,共同形成我市“12+1”产业转型升级总体框架。

(二)衔接性。该方案与关于加快工业强市建设的意见》(日发〔〕17号)、《日照市工业强市战略行动方案(年—年)》(日政发〔〕19号)密切衔接,是我市工业强市战略的核心实施路径,是实现全市“双增双突破”目标的重要保障。

(三)融合性。各产业方案相互融合、相互支撑。如,鉴于我市产业结构和特点,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与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关联度高,在产业规划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两个产业实际,在目标设置,产业布局和项目安排上,实现互融互通。

(四)前瞻性。《实施方案》即充分考虑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现状,又对制约产业发展的各项瓶颈进行了分析,结合国内外产业发展趋势,注重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提升核心竞争力,审慎积极地提出了未来五年该产业发展的思路、目标和重点任务。

来源:世界金属导报,由汽车用钢整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2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