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总要有人打的,我们去了别人就不用去了。”
---记对越自卫还击战老兵于强
“老大说,我们俩把该打的仗都打了,不让你打。”这是电影《长津湖》里七连连长伍千里回家探亲时对弟弟说的一句话。这句看似很平常的话,却从中体现出了革命军人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对历史时代的责任和担当。
此刻,我坐在老兵于强面前,听到了同样的一句话:“仗,总要有人打的,我们去了别人就不用去了。”
青春似火,应征入伍保家卫国
于强,一名经受了血与火洗礼的老兵,一名从小立志保家卫国的战士,年跟随支援祖国三线建设的父母,从遥远的黑龙江来到当时隶属冶金部的舞阳钢铁公司。那一年,于强刚满17岁。作为一名知识青年,他响应党的号召,插队到了舞钢八台乡。
年初,当时还在八台插队的知青于强应征入伍,那一年,他是20岁的小伙。1米76的他一身戎装,又高又帅又威武,站在队伍里格外显眼。十八岁的弟弟羡慕地摸着哥哥的一身军装,说:“三哥,这军装可真好看,将来我也要去当兵。三哥,把这军帽让我戴下行不?”于强把军帽戴在和自己差不多高的四弟头上,自豪地说:“四弟,明年你毕业了,也去当兵,咱俩给咱家争光!”临行前,父亲把一块新手表戴在于强的手上,拍着于强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在部队上一定要服从命令,好好干,别怕苦,争取立功啊!”
七十年代当兵入伍,要戴红花放鞭炮,一人参军全家荣光,参军那是件旁人羡慕、家人自豪的喜事儿!
遗书难写必须写,生死难料必须说
年7月,于强结束了新兵连集训,随部队驻扎在云南省昆明军区。指导员发现于强有文化又机灵,遂分医院做卫生员。想当好一名卫生员,平常就要苦练战地救护技术。于强说,在部队训练的方法是先上课,然后分组进行实战练习。一组作为伤员,另一组作为医护人员。练习如何搬运伤员,如何实施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抢救,如何包扎止血等等救生技术。当时还修建了一个简易的手术室,练习做一些应急的小手术。除此之外,为了适应战时艰难危险的生存环境,我们还要进行体能和自保技能的训练。
年11月的一天下午,于强战友5个人正在操场上打篮球,忽然听到紧急集合的声音。在礼堂集合之后,院长宣布:接到昆明军区参战命令,全院除少数留守人员外,其余人员全部参战,要求一周内安置好现有病人,进入紧急战备状态。
当时每人发军包一个,装随身携带的物品,每人还要写决心书(也就是遗书)。“遗书难以书写,但军人必须敢写;生死难以启齿,但军人必须敢说。”于强说,每个写过决心书的官兵都经历了一次直面生死的体验。
于强觉得这一去生死难卜,于是把表押给了寄卖店。他们五个河南老乡买了些酒菜,在一起大吃大喝了一顿。相约不论谁牺牲了,其他人,每年都要代其看望父母。
军民情深,建院马关救伤员
一周后,一大早他们坐着大卡车从昆明驻地出发,车队携带着医疗战备物资。他们闷坐在车上,走走停停,饿了就啃几口压缩饼干充饥,三天三夜没有下车。三天后到达指定的救护驻地——马关县粮食局仓库,医院本部就安置在那里。
他们开始了紧张的建院工作,塑料膜、当地的竹子和树都被派上了用场。有的用来铺地,有的用来搭建简易的病房。大家不分白天黑夜紧张地忙碌着。建院的同时还要收治伤员,这些伤员都是在边境线和越南兵摩擦交战中受伤的。他们不断接到前线指挥部的电话,医院工作的进展情况。到了年的元旦,建院各项工作已基本完成。
当地的老百姓对人民解放军很好,他们自发地来看望伤员,有时候还带来一点红糖、几个鸡蛋、几个烧好的土豆送给于强他们,表达对人民解放军的爱戴和情谊,军民一家亲的场面让于强他们都很感动。
这期间他们一直处于紧急战备状态,不断有受伤的军人被送到这里施救。
突破自我,救死扶伤上前线
2月16日中午,于强他们接到上级命令,执行战地救护任务,立即出发。医院开会传达上级精神,这次战役的作战口号是“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杀鸡要用宰牛刀!”。我军完全以进攻的态势作战,命令医疗技术力量尽量前伸,减少阵亡伤残。
于强他们的任务是尽量靠近阵地抢救伤员,为那些有生命危险的、不能后送的重伤员就地手术。这可能是我军卫勤保障中的一个创举。按照条例规定,医疗所设点离前沿不得超过15公里,这意味着他们就在阵地上救治伤员,卫生员需跟随主力部队执行战地救护任务。很显然,谁都明白这一次任务的危险性。晚上他们到达前沿阵地,住在阵地的猫耳洞里。
2月17日凌晨,我军万炮齐发,拉开了对越自卫反击战总攻的序幕。在一小时的炮火全覆盖打击后,天渐渐亮了,步兵开始进攻,于强耳边全是密集的高射炮和重机枪的声音。战争时期的救治和平常训练的不一样,那些明的暗的乱飞的子弹随时会要命。于强当时想,如果自己受了伤,那又怎么去完成抢救别人的任务呢?所以自己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首先保护好自己,然后才能完成抢救任务。
作为一名战地卫生员,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紧跟突击部队,战斗在前线。为了抢救伤员,他有时要跑到距离越军阵地二三百米的地方。我问于强怕不怕,他说:“那时候就不知道什么叫害怕了。到了战场上,听到子弹飞的声音,看到血肉模糊的战友就忘了害怕了,只想着把正在流血的战友赶快救回去。”
他们臂膀上都戴着明显的十字绣标,随身携带急救包,只要听到有人喊卫生员!卫生员!他们立刻就赶到。
战场大,战斗激烈,受伤的战士多,于强的止血带很快用的就只剩下一个了。他忽然发现前方一个大腿在流血的伤员,旁边还有个腹部中枪的伤员,于强急中生智,先用止血带捆扎大腿动静脉破裂的伤员,然后再用绷带包扎腹部受伤的战士。在炮火中只能做简单的包扎处理,防止因失血过多而失去生命。经过包扎的伤员要继续等待民工把他们抬下山,医院进行手术和进一步治疗。
那时,浓重的硝烟遮天蔽日,分不清白天黑夜。战友马强为了抢救伤员被敌人的冷枪射中,等于强他们发现时,他已经牺牲了。他旁边还倒着一位胳膊受伤的战士,鲜血直流。于强急忙给那位胳膊受伤的战士进行止血包扎,这时一发炮弹打来,于强急忙卧倒在受伤战友的身上,炸开的弹片扎进于强的小腿,鲜血直流。他顾不上腿伤,急忙叫担架员抬走受伤的战友和马强。
这场激烈的战斗打了三天三夜,于强三天三夜几乎没合眼;在这场三天三夜的战斗中,于强失去了两个亲爱的战友。
由于腿部受伤行动不便,这之后,于强就医院里护理伤员。于强把受伤的腿包扎后打上夹板,医院。
悉心护理,待伤员亲如兄弟
南疆春天,时晴时雨,一朵云彩就是一场雨,当地有谚语“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陇平。”雨时帐篷内满地泥泞,晴时温度高达30多度,帐篷顶晒得烫手,闷热加潮湿令人窒息。很多伤员的身上都长了疮。为了去除体内的湿热,医院泡制了一种由各种中药材配比成的除湿热饮料,每天熬制一大桶供伤员们喝。
这些20来岁的小伙子来到战场上,为了国家尊严,不怕流血牺牲。有的伤员疼得难以忍受,就要止疼片或要求打止疼针。看着这些肢体残缺的伤员,想想他们在家都是父母的心头肉,于强很是心疼,只能尽力地做好护理工作,耐心地用语言安慰,为他们擦洗伤口、换药包扎、喂水喂饭、处理大小便等等,每天都忙得大汗淋漓。
“每天喂两次自己泡制的清凉饮料,可以防暑除湿,更重要的是他们能感受到来自祖国的关心和不离不弃,这是伤员们最需要的。我每次都一勺一勺地喂给他们,一边喂一边聊聊天,有时候唱一首歌,渐渐地,我们熟悉了。”于强略显轻松地说道。
其中有个河南籍的小战士,眼睛没了,腿也受了伤,于强每天给他换药包扎,擦洗伤口,他动都不动,也不说话。于强知道他一定很疼,疼在心里。“后来我就跟他说我们是老乡,我也是河南兵,他问我:‘老乡,你说我还能看见家乡吗?父母还认识我么?我还会走路么?”说到这里,于强的眼眶湿润了。“现在想想,当时部队要是配备心理医生就好了,能减少伤员所受的精神折磨。”
年3月,余强荣获三等功。医院颁发的三等功小红本上写着主要事迹:该同志在自卫还击作战医疗保障中,工作积极主动、吃苦耐劳、坚守岗位、无差错事故,对伤员有深厚的感情。在完成本职任务时,抬伤员,把泡制的清凉饮料送到病房,喂到伤员嘴里,受到同志们的好评。
老兵情怀,信念传承永不褪色
年4月,于强荣获三等功的喜报传回舞钢,一家人深感光荣和自豪。卫生员,一个在战场中执行的任务不是杀敌而是救人的兵种,他们每一次直面鲜血淋漓的生死,都是一次心灵的震撼,他们的艰苦付出,为战场杀敌的战友提供了有力的精神力量!
这一年,于强的四弟参军入伍了,于强还有个姐姐也当兵,于家就像电影《长津湖》里的伍家,更像千千万万个平凡的中国家庭,总能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保家卫国,英勇战斗。年12月,于强光荣退伍回到舞钢,先是分配到舞阳钢铁公司轧钢厂食堂,后又调到当时的钢司子弟中学,直到年光荣退休。工作期间,于强勤奋尽职,从不争名夺利。是啊,一个经历过血与火洗礼的人,早已把名利看做了浮云。
一个秋日周末的下午,我收到老兵于强的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