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高温烤验,谨防职业性中暑

近日,高温持续“烤”验,南京进入了“火炉”模式。炎炎烈日下,仍然有许多劳动者坚守在高温岗位上,比如户外工作的交警、建筑工人、清洁工人……南京市职业病防治院职业卫生科专家提醒,广大高温作业人员应谨防“职业性中暑”。

图源视觉中国

高温作业指有高气温、或有强烈的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相结合的异常气象条件、WBGT指数(即湿球黑球温度)超过规定限值的作业。

干热型作业

作业场所的特点是气温高、热辐射强度大,而相对湿度较低。如冶金工业的炼焦、炼铁、轧钢等车间;机械制造工业的铸造、锻造、热处理等车间;陶瓷、玻璃、搪瓷、砖瓦等工业的炉窑车间;火力发电厂和轮船的锅炉间等。

湿热型作业

此类型作业岗位特点是气温和湿度高,而热辐射强度不大。如印染、缫丝、造纸等工业,潮湿的深矿井内作业等。

夏季露天作业

即高温自然气象条件下进行的作业。典型的作业如港口、码头货物搬运的物流业从业人员、建筑业户外作业人员、室外线路安装的电力行业从业人员、快递人员、环卫人员等。除了受到太阳的直接辐射外,还受到周围二次热源(如高温的地面和物体)的加热作用。

职业性中暑属于国家法定职业病范围,是指在高温作业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等而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致疾病。

热射病(含日射病)

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可达40℃以上,开始时大量出汗,之后出现“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死亡率甚高,是上述类型中最为凶险的一种。

热痉挛

由于大量出汗,体内钠钾过量丢失,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肉痉挛,常呈对称性,尤以小腿肌肉为最,伴有收缩痛,突然发病,时而发作,时而缓解,病人神志清醒,体温多正常。

热衰竭

一般起病迅速,先有头晕、头痛、心悸、出汗、恶心、呕吐、皮肤湿冷、面色苍白、血压短暂下降,继而晕厥,体温不高或稍高。通常休息片刻即可清醒,一般不引起循环衰竭。

发生中暑不要慌,记住这“四”个动作:

搬:迅速将病人搬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用扇子和电扇扇风,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领裤带,以利于呼吸和散热。

擦:通过物理降温,如用冷水或稀释至40%的乙醇(酒精)擦身,或用冷水淋湿的毛巾或冰袋、冰块置于病人颈部、腋窝和大腿根部腹股沟处等大血管部位,帮助病人散热。

服:在额部、颞部(太阳穴)擦拭清凉油、风油精等提神醒脑药,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解暑药。

补:待病人苏醒后,给予淡糖盐水以补充体液的损失。

职业性中暑重在预防。

企业要严格遵照国家有关高温作业卫生标准做好防暑降温相关工作。可通过优化工艺流程,改进生产设备和操作方法来改善高温作业劳动条件,也可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

劳动者就业前需进行上岗前和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防止患有职业禁忌证的人员从事高温作业。凡患有未控制的高血压、慢性肾炎、未控制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未控制的糖尿病、活动性肺结核、肺气肿、全身瘢痕面积≥20%以上(工伤标准八级)、癫痫、重病后恢复期及体弱者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高温作业劳动者的工作服应以耐热、导热系数小而透气性好的织物制成。工作服宜宽大又不妨碍操作。此外,按不同作业的需要,供给工作帽、防护眼镜、面罩、手套、鞋盖、护腿等个人防护用品。特殊高温作业的劳动者,如炉衬热修、清理钢包等工种,为防止强烈热辐射作用,须佩戴隔热面罩并且穿着隔热、阻燃、通风的防热服,如喷涂金属(铜、银)的隔热面罩、铝膜隔热服等。

高温作业者每日要及时供给饮料和补充营养,以含盐饮料最佳,一般每人每天供水3~5升,盐20g左右,饮水方式以少量多次为宜,水温不宜高于作业地点环境温度,最好为8~12℃。此外,可补充维生素和钙等。

通讯员夏荣灿潘丽萍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吕彦霖

校对盛媛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81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