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钢事业部精棒线月产创投产以来最好成绩

“释放生产潜能、保稳产创高产”

“七分准备,三分轧钢”……

隆冬时节,在天气寒冷、生产组织难度大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下

轧钢事业部自上而下,

层层发动,分解指标、明确路径

铿锵的攻坚战鼓

谋实的优化举措

科学的生产布局

让轧钢事业部职工干劲满满

打好收官战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

贯穿在生产始终

成为精棒线月产创佳绩的“原动力”

“干”:发动到每一名职工

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围绕制约生产的短板和瓶颈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11月份以来,轧钢事业部紧紧抓住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学习贯彻落实契机,利用多种会议,层层开展学习座谈。围绕精棒线中修后设备稳定运行的有利战机,提出“释放生产潜能、保稳产创高产”的工作口号,以吨钢降本元为切入点,以强化执行为导向,精心组织发动全员动起来,做好精棒线生产组织工作。

轧钢事业部以职工思想教育为切入点,充分利用职工班前会、班后会开展发动,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干部职工将思想统一到攻打年终目标上来,统一到攻打吨钢降本元任务上来,发动职工进一步坚定信心,凝聚攻坚共识,发动职工围绕月生产任务全面发力。

“攻”:精细谋划有重点

强化生产的科学组织。重点突出产前准备和料型控制两个环节,提出“七分准备,三分轧钢”管控理念。精棒作业区加热岗位职工严抓料型控制的规范性,克服习惯性作业和盲目性作业的弊病,实实在在执行工艺纪律,保证生产顺行;轧钢和精整岗位职工强化专业考核,严格执行《欠产分析制度》《料型调整管理规定》《生产及设备问题反馈》等制度,增强各级人员的责任意识,使“给我一分钟,干好六十秒”行动自觉落实到职工具体操作中。此外,轧钢事业部强化岗位“三化”责任书的有效落实,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推进内部市场化运作,层层建立指标分解体系、完善岗位“三化”工作程序和岗位评价标准,构建内外部市场契约机制,引导职工明确“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让标准化操作逐步走向岗位、上到机台。

“拼”:七大竞赛聚合力

生产劳动竞赛,成为鼓舞士气,激发职工生产干劲的有效载体。轧钢事业部在各生产工段组织开展班产定额竞赛、班产纪录竞赛、质量竞赛、轧废竞赛、查支竞赛、热停工时竞赛、负差竞赛七大劳动生产竞赛活动,每天公布各工段指标、排名情况,激发职工的抢拼意识,要求保证轧线稳产顺畅,全体轧钢人认真执行日生产计划,狠抓机时产量和作业率,并落实岗位责任,杜绝工艺事故发生。生产调度及时与炼钢事业部、运输公司等外协单位联系沟通,保证热坯及时入炉,提高热送热装率,全力提高班产,以班产保日产、日产保旬产、旬产保月产,促进月产目标实现。

“保”:通力协作促高产

设备保障是生产稳定高效的关键。轧钢事业部在设备维护保障上重拳出击,发动各岗位职工围绕月产目标通力合作,并要求全员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全力确保主线生产稳顺。设备管理室通过抓实备品备件、材料领用制度的执行,合理控制费用支出。协调好有关部门,做好备件管理工作,掌握备件使用情况,保证物资正常供给、合理储备,并通过对标挖潜控制物料日消耗,降低设备维修费用,实现全过程管控。检修作业区和准备作业区针对精棒线满负荷生产实际,积极开展全员点检,执行轧机、导卫在线注油,实施各项小改小革、合理化建议,通过一系列措施全力保障生产节奏。他们合理统筹检修与生产时间,见缝插针,利用换辊换槽时机对设备进行点检、维护,减少设备故障影响时间。同时,扎实做好设备防寒保温工作,为生产的稳产高效提供了有力保障。

END

文字:陈世宇周惠文

图片|视频:谭瑞金晓钢

编辑:牟丽霞

通钢新闻中心出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