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轧钢车间三切分轧制总结

北京最大的白癜风医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0923601445397093&wfr=spider&for=pc

格鲁克传感器

进入三切分试轧以来,各项操作办法,调整思路都处于摸索阶段,为了更好的保证三切分顺行,现对进阶段摸索出的经验进行总结归纳如下:

一、料型控制要点

1、中轧来料通条性要好,上下与两旁之差控制在2mm之内,7#

机来料避免大头、大尾现象。

2、精轧各道次料型误差控制在0.2mm之内。

3、料型控制关键点:K5料型不能错辊,充满度要好,保证预切

分的准确性;K3、K4要保证不错辊,防止轧件扭转,造成切偏或切分不均或冲K3出口。

4、精轧所有架次的轧辊东西辊缝务必做到相等,尤其是K3、K4、

K5轧辊的东西辊缝。

5、粗轧三道来料控制在±1mm范围内,对角线差≤2mm。7#来

料控制在±0.5mm范围内,上下与两旁只差≤2mm范围内。

二、导卫调整、安装注意事项

1、上线前导卫验收、确认工作要到位,对导卫的基本参数、功能要熟练掌握。

2、所有道次的导卫、横梁安装必须遵守“三平一直”的原则,导卫导辊离轧槽的距离严格按照操作工艺要求安装。K3出口导卫的安装要注意导卫和导卫盒的垂直度,严禁出口导卫装斜,造成K3出口单边飞钢。

3、导卫导辊调整中心线要对称,导辊夹持样棒松紧要合适,防止

造成切分不均、切偏、等事故。

4、导卫固定要牢靠:导卫顶丝、握板顶丝、握板锁紧螺丝、握板

弹簧等固定要牢靠,防止在轧制中松动,造成轧制不顺。

5、9#机采用出口扭转管,角度要发生变化,一般给30-40度左右,

扭转导辊的间隙一般比料型大4—8mm,具体的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9#机出口扭转与扭转的距离、导辊的间隙、扭转的角度有关系)。

6、中、精轧各架次之间的堆拉关系要合适严禁拉钢轧制,尤其是

8#、9#、10#之间之间拉钢会造成成品第一刀倍尺尺寸发生变化(东西两线无肋)。

7、8#机东西辊缝差影响成品东西两线差,正常情况下8#机西边

辊缝影响成品东边两旁尺寸(西侧辊缝大,成品东侧两旁大。反之则反。)在东西两线差不是很大时(东西两旁尺寸差在1mm以内),可以适当的通过调整8#机东西辊缝,保证成品质量,但严禁大幅调整(前提是K3、K4进口对正轧槽)。

三、过程控制要点

1、三线差的调整严禁通过升降东西横梁进行调整:

a、由于三切分和两切分在过程控制上有实质上的区别,升降东西横梁进行调整会导致中线成品尺寸发生变化。

b、精轧的堆拉关系不合适也会造成成品尺寸发生变化,尤其是8#、9#、2#套之间拉钢会造成中线尺寸发生变化。

c、三线差的调整难点在中线差的调整上(前提是导卫、横梁、轧辊东西辊缝相等等安装正确),K3、K4、K5进口的松紧程度直接影响中线差。

d、K2进口的对证情况直接影响3根钢在3#套上的高低情况,同时关系的K2料型的宽展、型状的变化,是否能顺利导入K1等。

2、过程控制导卫使用注意要点。

a、K4前预扭间隙一般比来料大1—2mm。

b、K3出口切分轮间隙4—6mm。

c、K3、K4进口必须保证导卫对正轧槽,轧制中调整三线差时,严禁调整K3进口导卫,一旦K3导卫装偏,在切分中会形成六个头现象造成后道次不进。

d、K5料型错辊会导致K4进口夹持不好,造成切分不均,K5料型充不满时会造成中线成品质量问题。

四、需总结、分析的要害问题

1、中线差长、短、弯头的调整方法。

2、K5扭转出口的角度,导辊之间的间距。

3、东、中、西三线差调整的具体思路和相互关系。

4、K3、K4孔型的使用情况,主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