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更的内容为第二节第二部分的知识点--桩基础施工方法和设备选择,本部分知识点内容比较多,希望大家仔细阅读,多多复习,有所收获!
桩基础施工方法和设备选择
(1)沉桩前平整场地,并应满足沉桩所需的地面承载力。对地质复杂的大桥、特大桥,为检验桩的承载能力和确定沉桩工艺应进行试桩。贯人度应通过试桩或做沉桩试验后会同监理及设计单位研究确定。混凝土桩预制构件的吊环必须采用未经冷拉的HPB级热轧钢筋制作。已加工好的钢筋笼、钢筋网、钢筋骨架应水平放置,码放高度不得超过2m,码放层数不宜超过3层。钢桩焊接作业现场应按消防部门的规定配置消防器材,周围10m范围内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预制混凝土桩起吊,设计无要求时,混凝土应不小于设计强度的75%。桩的吊点位置应符合设计或施工组织设计规定。混凝土桩支点应与吊点在一条竖直线上,堆放层数不宜超过4层。钢桩堆放支点应布置合理,堆放层数不得超过3层。
(2)沉桩顺序:对于密集桩群,自中间向两个方向或四周对称施打,宜先深后浅:宜先大后小,先长后短。桩终止锤击的控制应视桩端土质而定,一般情况下以控制桩端设计高程为主,贯人度为辅。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前应掌握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原材料及制品的质量检验报告等资料。泥浆制备过程中,灌注混凝土前,清孔后的泥浆相对密度应小于1.10,含砂率不得大于2%。泥浆护壁成孔时,应保持钻机稳定。钻进过程中当发生斜孔、塌孔和护筒周围冒浆、失稳等现象时,应先停钻。冲击钻开孔时,应低锤密击。每钻进4~5m应验孔一次。旋挖钻机成孔应采用跳挖方式。长螺旋成孔时,钻头钻至设计标高后,应先泵人混凝土并停顿10~20s,再缓慢提升钻杆。提钻速度应根据土层情况确定,并保证管内有一定高度的混凝土。混凝土压灌结束后,应立即将钢筋笼插至设计深度,并及时清除钻杆及泵(软)管内残留混凝土。灌注混凝土时,第一次应灌到扩底部位的顶面。
(3)水下混凝土混凝土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坍落度宜为~mm。导管首次埋入混凝土灌注面以下不应少于1.0m;在灌注过程中,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宜为2~6m。
(4)钻孔垂直度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主要原因:钻机安装不平整或钻进过程发生不均匀沉降,钻杆弯曲、钻杆接头间隙太大,钻头翼板磨损不一,钻压过高使钻头受力不均。应采取的技术措施有5个方面。塌孔与缩径主要是由于地层复杂、钻进速度过快、护壁泥浆性能差、成孔后放置时间过长没有灌注混凝土等原因所致。在桩端持力层进行原位取芯验证。孔底沉渣过厚或灌注混凝土前,钻头长度取至钻尖的2/3处。在含粗砂、砾砂和卵石的地层钻孔,有条件时应优先采用泵吸反循环清孔。灌注混凝土时发生堵管主要是由灌注导管破漏、灌注导管底距孔底深度太小完成二次清孔后灌注混凝土的准备时间太长、隔水栓不规范、混凝土配制质量差、灌注过程中灌注导管埋深过大等原因导致的。灌注导管使用前应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严禁用气压,灌注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应为~mm,在灌浆设备初灌量足够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取大值。钢筋骨架上浮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混凝土初凝和终凝时间大短。桩身混凝土强度低或混凝土离析,应掌握好揽拌时间和混凝土的和易性。桩身混凝上的导管的埋置深度宜控制在2-6m之间。单桩混凝土灌注时间宜控制在1.5倍混凝土初初凝时间内。混凝土灌注过程必须在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内完成。
这部分内容是不是有点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