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丨宋红伟从轧钢工成长为全国劳模

中科助力健康中国 http://nb.ifeng.com/a/20180507/6557031_0.shtml
<

从轧钢工做起,把自己“焊”在生产一线30多年;立志产业报国,收获个人国家专利8项,先后荣获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成立工作室传道授业,带领工友由“工”变“匠”,不断创造新专利新产品……他,就是芜湖新兴铸管有限公司轧钢事业部党总支书记、部长、高级技师宋红伟。

宋红伟常说:“干实事,心里才会踏实”。从普通轧钢工成长为全国劳模,宋红伟正是以“干实事”为笔,书写了新时代芜湖产业工人的精彩。

1

扎根生产一线

32年前,宋红伟技校毕业后分配到了新兴铸管轧钢厂。他从最普通的轧钢工做起,历任班组长、工段长、部长助理、技术副部长,始终坚守生产一线。为改进技术,他长期放弃休息日,见难题就上、见堡垒就攻。

一路走来,宋红伟遇到无数困难挑战。“记得刚到芜湖不久,公司要求开发经济附加值高的一些产品,我们瞄准了锚杆钢。”锚杆钢用于煤矿井下巷道的安全防护,属轧钢行业前沿高端新产品,当时仅被少数几家钢企所掌握。

面对无经验、无现行标准窘境,宋红伟和工友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宋红伟相继走访了十余家单位,试生产了两次结果都不理想。为了更加深入了解产品特性,宋红伟和大家直接坐着煤矿下井车,进入地下近米的工作面上一探究竟。

经过一次次实地调研,宋红伟不断调整完善研发方案,终于攻克技术难关,新产线顺利投产、达产。“之后我们进一步研究,还成功开发了锚杆切分技术,这是国内首创,效率提高了30%,各种能耗都降低了,还获得了国家专利。”

2

勇担创新重任

年,面临转型发展新任务,公司决定由宋红伟负责开发生产市场利润较高的差异化产品。他带领团队开发汽车用钢、磨球用钢、机械加工、冷镦钢等17个牌号新产品,承担一系列公司重点项目,尤其是冷镦钢跻身国内一流,荣获全国工业线材行业优质钢厂品牌。

宋红伟坚持技术创新,推进工艺、技术攻关,取得明显效益。比如小棒线粗中轧钢料、孔型优化项目,两年来多生产钢材25万吨;直螺和盘螺吨钢加工费同比分别降低12.97元和16.78元,其中盘螺电耗连续两年刷新历史记录,创效余万元;行业首创精品螺纹切分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30%的同时,年增效益余万元;控冷控轧技术应用实现钢筋节约化生产,年增效益万元。

棒线材轧制中产生的粉尘严重,是轧钢行业几十年来悬而未决的难题。为了让工友们摘掉口罩、在干净舒适的环境下工作,宋红伟反复试验,设计出了一种几乎零投入的新型除尘装置,使现场粉尘含量降低90%,远优于国家标准。此项成果获安徽省重大合理化建议奖,并申报通过国家专利。

3

带头示范引领

年,宋红伟牵头成立了“宋红伟创新工作室”,主要从事螺纹钢及优特钢新产品开发及生产工艺创新。“众人拾柴火焰高嘛,我们轧钢部的技术人才都聚拢到一起,用集体力量、集体智慧攻关。”

多年来,宋红伟创新团队相继开发出PSB系列精轧螺纹,用于中缅“玉磨”跨境公铁跨江大桥,以及商合杭高铁、芜湖长江二桥等重点工程;开发出口巴基斯坦核电用钢;开发供日本汽车发电机爪极QD08钢——如今全球四分之一的高端汽车用上了芜湖新兴铸管生产的钢材。

“宋红伟创新工作室”还获评为省市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在宋红伟的带动下,轧钢部掀起学技术、尚创新热潮,一批能人脱颖而出。他带的徒弟有的已经成长为芜湖市“首席技师”、公司“首席工程师”。

一个劳模就是一面旗帜,一名工匠就是一座灯塔。从一线工人到“传道授业解惑”的高级技师、全国劳模,宋红伟希望以亲身经历来激励更多青年人:各行各业的幸福和精彩都是奋斗出来的!

来源

今日芜湖

原标题:《榜样丨宋红伟:从轧钢工成长为全国劳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7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