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70多岁老人坚守百年铁匠铺,手工制作

图文/隗学芹

声声清脆振林樾

车子走在济南章丘十九郎村浓密的林间路上,天正下着小雨,两旁的树木翠的要凝出绿汁一般。叶片在细雨的滋润下,闪闪发亮。

正自陶醉于这乡野的青翠,突然洪亮的钟声,穿越林空而来。一车人都好奇地问这里有寺庙吗,开车的孙总笑而不答,更添我们心头疑惑。

车子拐一个弯,进入一条灰墙遮掩的柏油路,突然在一座类似于农场的门口停住。只见门柱两侧写着“章丘孙氏铁锅”。原来,这里就是孙会长老父亲打铁的地方。

走进宽阔的大门,抬眼,一片碧绿,高大的核桃树遮天蔽日,林深处的梨树上结满圆滚滚的梨子,孙会长说这几十亩林地,里面果树繁多,品种也多。父母在这里打铁,累了就会到林间摘摘果子,看看满园的小鸡刨食,身后跟着三条机敏的田园狗。

说话间,一位老人声音洪亮地打招呼:“你们可来了。快点到棚子里坐。”只见一位个头魁梧的老者,从大门后的屋里走出来,身上还系着打铁的围裙。这位声如洪钟的老人,无疑就是孙铁匠了。

我们走进核桃园后面的棚子。棚子是四面架了柱子的铁板搭建成,临湖。可以一边喝茶消遣,一边看湖里鱼儿戏水。

我依然困惑着路上听到的声音,忍不住跟孙大爷打听。

“大爷,在路上我听到有声音特别嘹亮悠远,就像寺庙里撞钟的声音。这里有什么寺院吗?”

大爷一听乐了,他站起身,跑到前面屋里,拿来一口铁锅。我正疑惑他拿锅干什么,等他走进,我们几个人都被那口程亮的锅吸引了,纷纷围拢过去看。

原来,这是孙大爷自己打的铁锅,只见他用手敲击着锅,顿时,清脆悠远的声音荡漾开去。呀,路上听到的悠悠“钟声”,原来是敲击铁锅发出的。

我们纳罕铁锅声音怎么如此渺远,大爷说这就是手工铁锅的魅力。我们来时,他和老伴还正在打着。

大娘也会打铁!这让我们吃惊不小。章丘是铁匠之乡,打铁的人众多,可从没听说打铁女将。看着大娘瘦瘦弱弱的样子,我暗自腹诽,莫非是大爷故意用这样话题,抬高他打铁的流量。

或许我们脸上过于应付的表情,让大爷心里着急,他急切地说:“她不但会打,而且打得好呢!”说着,转脸看着自己老伴。这时,孙会长的叔叔沉不住气了,接过话说:“我嫂子不但大锤抡的好,这火烧的也棒。会看火候,要大火能大火,要小伙能小火,绝对配合打铁的进度。当年,我们弟兄俩,加上嫂子,我们打铁配合的天衣无缝。”

听着弟兄俩在哪里说,大娘一个劲摆手,说哪有自己人夸的。

王主席接话说:“得夸啊。大爷不说,我们都不知道咱章丘铁匠里,还有这样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匠人,而且是技艺超群的。”

为了让我们亲眼目睹大娘的技艺,孙庭保大叔说豪爽地说:“来,老板,兄弟,咱们再继续干起来。”

于是,孙大爷掌钳,大娘抡起手里大锤,在小锤敲击的停顿后,铿锵有力地打下去。和孙大爷的弟弟,锤锤落出精彩,敲击出动人的音律。

此时,一家三人打得一把菜刀,很快闪亮亮呈现在众人面前。等停工时,孙大爷拿来一快肉,刀落下,不费力地切开,肉的断面没有丝连。这刀可真锋利,我们被眼见为实惊到了。

手上开出的“花”和祖辈打铁故事

脱下工作服,一家人和我们来到棚下。此时,孙总早已泡好了茶,我们顾不得品尝散着清香的新茶,迫不及待要听孙大叔他们讲他们祖辈人打铁的故事。

说起打铁的岁月,孙庭收老人指着手上的疤痕说:“打铁是个辛苦活。手上这些明亮亮的疤痕,都是打铁时候溅起的铁皮烫的,包括胳膊上,脚上。这是多年打铁的烙印,一年半年,身上是不会落下这么多烫伤的。”

看着老人手上发亮的疤,想着滚烫的铁星崩在身上,皮肤发出“兹”一声,感觉头皮发麻,想不出他们怎么承受了这样的烫。而孙叔叔说,通红的铁星崩在身上,浑然不觉,依然在那里一锤锤不停歇地打着。真正的打铁者,早已把心神都凝聚在了锤上,凝在夹子里的那片火红的钢铁上。

说到祖辈打铁,孙庭保大爷说,自己老爷爷时代,就在夏津十八户打铁,白天在村里打铁,晚上一家人住在租下的当地大户人家的门廊。日子虽然苦,但是凭着够硬的手艺,当地的农家人都愿意找孙铁匠打农具,所以,一家人的吃穿用度是不用愁的。孙大爷说,后来,自己学习打铁,在成人后,技艺在当地名气很响。当年老爷爷以及爷爷他们租住的大户人家的孩子,跟自己学习打铁手艺。即便现在,夏津还有孙庭保弟兄俩的徒弟。

说起远走夏津,因为章丘是铁匠之乡,打铁的手艺人密如蛛网,在本土混生意有些难。于是老爷爷就带领家人远去夏津,在那里打铁。到爷爷时,是在夏津的十八户打铁。到了父亲时,才开始在蔡庄打铁。不论在夏津哪个地方,只要一提孙铁匠,没有人不知道的。孙铁匠,成了孙大爷一家几代人的名号。

孙庭保兄妹都是在蔡庄出生,孙庭保在12岁时开始跟父亲学习打铁。当时父亲带的徒弟很多,都是经过磕头拜师仪式的。到了孙庭保这里,他以为是自己父亲,这些形式自己不用做,可没有想到,拜师仪式少一个环节都不行。用孙庭保父亲的话说:“父亲是父亲,师傅是师傅。两码事,不能含糊。”

就这样,孙庭保弟兄俩跟着父亲,父亲完全按照对待徒弟的态度,教授弟兄俩,在学艺道路上,不容许二人有丝毫马虎。出错了和徒弟一视同仁,绝不留情。

打铁学徒有着“三年学满、四年学圆、五年以上才挣钱”的说法,孙庭保,15岁就已经是当地有名铁匠,被称为老铁匠——老铁匠,指技术精湛,打铁年月深的人。

孙庭保说,在自己小时,父亲经历了生死劫,从此落下睡觉踢腿的毛病。讲到那段岁月,孙庭保神色凝重。

当时很多爷爷在胶东奉天打铁,因为孙家人打铁技艺精湛,爷爷和大爷还有父亲,被送到张作霖哥哥开得兵工厂造枪。大约年,日军包围了兵工厂,在战斗中大爷当场牺牲。爷爷和孙庭保父亲幸免于难,从奉天回到夏津,继续自己打铁生意。

在夏津打铁时,孙庭保父亲回乡探家。结果正赶上日本鬼子扫荡,日军骑马包围罗庄围,老百姓都往山上跑,还有的藏进村里的深井里。

孙庭保的父亲在夏津时,得到了日军发的好人证,所以就没有逃跑。但是日军的好人证,并不起作用。孙庭保的父亲和另外六个人被捕。日军的惨无人道,在扫荡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孙大叔说,活着的老一辈人讲,他们到村里欺负妇女,抢夺物品,杀人放火,总之是坏事干尽。

被绑的七个人,日军押着砍头。当时被砍的有现在村里海子的父亲,普及的叔叔。普及的叔叔被砍头后,头找不到,是奶奶用面糊了假头。

当把六个人都砍了。到孙庭保的父亲时,刀卷刃了,没有砍动,就准备把孙庭保的父亲活埋。土都埋到胸膛了。此时,孙庭保的母亲拿着家里收藏的39块现大洋,跑到了鬼子据点,鬼子不让进,孙庭保母亲就一边磕头一边爬着往里进,趁人不注意,把现大洋给了翻译官,于是翻译官就制止了活埋,把孙的父亲和本村的鏊子(当时十几岁),带到了祖营坞孟家大院。夜里,孙庭保的父亲抓着厕所里的木梁,把自己悠到墙上,翻墙逃跑。

父亲逃出来后,没有敢停留,在亲戚那里找了身红衣服换上,连夜奔逃,回到夏津。这次经历,让父亲形成时刻防备的本能,夜里睡觉,经常会乱踢腿,把和他在一个床上的孙庭保踢醒。

一位老艺人的无敌眼力和期望

说起自己打铁经历,孙庭保以打菜刀为例,给我们讲了一堂非专业的精准打铁课。他说,我没有文化,打铁手艺人不看图纸,眼是尺子手是称,材料尺寸重量打眼一看用手一掂,丝毫不差。

打一把菜刀,料要7到10个厚铁板,钢必须中碳钢,45号钢,下料一斤三两沉,也就是四指宽,一呼大长(章丘方言,一扎长)。劈槽子,槽子大约一公分,深了不行。深劈槽子浅轧钢,不是重坯就是出钢。劈槽子要留出一定空隙,这样才不会歪。菜刀是铁包钢,叫夹钢刀。就是铁片里包着一块钢,钢做刀刃,叫夹钢刀。夹钢刀好干活,因为铁吃火,烧不坏。过去没有45号钢,判断钢好坏,用破铁烧红之后,往水里蘸火,再砸一下,看铁的茬。

茬如果是白色的,就是现在用的工具钢。铁和钢并严实,开始熟火。用铁的颜色来判断温度,铁由黑色到暗红(度)再到棕红再发红。度发白色,是开始打铁的温度。

老一辈打铁艺人,对火候的把握,对工具厚度判断,一切全凭自己眼力,手力。这才是纯正的大国匠人呀。

致力于打铁事业的传承

孙大叔讲起打铁的历史和方法,如数家珍。当我们问道舌尖上的中国来章丘时,大叔深叹口气。原来,当时大叔正生病住院,所以错过了演示打铁的时机。

但是,作为几代打铁人的传承人,空有一肚子打铁手艺,几代人实践中总结的打铁经验,不能得到传承发展,孙大叔弟兄俩内心充满焦虑。

在大叔的规划里,要把打铁手艺整理成文字彰显,要把打铁手艺和家人在实战演示中,让人们感受到打铁的真正精髓。

说到如何判断铁锅优劣,孙庭保说,要想物品经久耐用,从选料就要严格把关。孙庭保以前在夏津国营企业,打铁都是按照国家规定标准,精准严密。

孙庭保说,好的铁锅,要声如洪钟,几里地都能听到锅被敲发出的如钟宏声。弹性要好,好的铁锅从很高处扔下来啊,锅会高高弹起,但是不会坏。

再就是强度,韧度,厚度,都是要仔细考虑到的。一把轻重适宜的锅,中间要做到两个半厚,锅上半部要做到一个到一个半厚,这样的锅拿着才合适。

要做到锅不粘,只要密度达到,没有间隙就可以。第二,铁锅要经过开锅。用花生油或者猪油小火往锅里渗透,让锅的颗粒都渗好油。用夹子夹着猪油,一遍遍擦,随擦随热,让油把锅晕透,反面都油汪汪了,就是晕好了。锅用过后,要清水洗好后,再用油擦一遍。这样才能把锅保养好。

孙庭保因为打铁名气响,一直被各个企业聘去做管理。四五年前,才从章丘明水城东铁厂辞职,回家开始打铁锅。

因为打锅技艺是古法传承,加上自己在国营厂工作的经验,所以,铁锅拥挤上市后,当别人铁锅出现销路难时,孙庭保,孙庭收的铁锅依然是卖的红火。不仅在内地人们争相订购,更是远销到北京,上海,日本,美国。

弟兄俩的铁锅,基本是订单等锅。而今,孙庭保和弟弟、老伴带着十几个徒弟,在铁锅工艺的道路上不断传承创新。

孙庭保希望自己的打铁手艺,能够后继有人,所以在带徒弟上,从来不马虎,而且倾尽心血教授徒弟。

孙庭保说,打铁手艺,是咱章丘老一辈人流传下来的技艺,自己特别希望,能把打铁技艺申请非遗传承,希望让这门手艺,作为一项民族技艺,能继续延续下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