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博强:从轧钢工到制冰师
——北京百姓口述“我和我的祖国”系列报道
一个顶级的制冰师,需要经过成千上万次的训练,才能形成“肌肉记忆”。由于职业习惯,每天高强度地练习,现在,我的右胳膊明显比左胳膊粗了一圈。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陈融雪、特约撰稿李维康/北京报道
(感谢北京市委讲师团对本报道的大力支持)
我叫刘博强,今年42岁,在首钢工作22年了。我曾经是一名轧钢工,一直与烈火打交道,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转行成了一名“制冰师”。
年,冬奥组委进驻首钢园区,保障冬奥成了我们的首要任务。原来的车间,被陆续改造成花样滑冰、短道速滑、冰壶和冰球场馆。我也就开始了火与冰的转变。
大家可能会说:制冰有什么难的?放点水,冻成冰不就齐活了吗。还真就没那么简单。首钢的场馆是完全按照奥运正式比赛的标准建造的。制冰前,场馆内需要经过粗保洁和精保洁,保证制冰环境“绝对”清洁。制冰时,对水温、洁净度、PH值都有严格的要求。不同的比赛项目对冰的软硬、薄厚和温度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另外,场馆的环境对制冰影响也非常大。比如,湿度大了房顶会滴水,温度高了冰面会有水,要想打造合格的冰场,不下一番功夫是不行的。
刘博强为了摸清冰场的运行规律,必须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我们在场馆内外分别放了温湿度表和测温箱,每天早上五点半,天还没亮,我就跑到冰场,每隔两小时做一次记录,同时记录冰面的温度,反复测算温度、湿度值。经过连续一个月的测试比对,我们终于总结出了最合适的温度、湿度值,掌握了我们自己冰场的运行规律。
所有项目中,难度最大的是冰壶赛道制冰。冰壶是一项极具观赏性的运动。它的冰层厚3厘米,初冻冰时,每次浇水增厚几毫米,整块冰浇注完成,需要10到15天。
和普通的冰场不一样,冰壶赛道的表面不是光滑的,而是有一层小的凸起,叫冰点,目的是为了增加冰壶赛道的滑度,方便控制和刷冰。制作冰点的过程叫做“打点”,是一项技术难度极高的工作。
目前,全世界的顶级制冰师也不超过20人,里面没有咱中国人。首钢冰壶馆邀请的,是来自加拿大的顶级制冰师Jimmy。我在心里对自己说:“我要成为顶级的中国制冰师。”
可是一开始,我只能给Jimmy打下手,根本没有上冰的机会。眼瞅着一天天过去,真着急。
不让上冰,我就自己练。我借来“打点”壶,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来到场馆外的马路上,把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的分界线当成冰壶赛道的中线,摸索打点的技巧。背着40多斤重的“打点”壶,练习没一会儿,手腕就甩酸了,再看看自己打过的点,就像是天上掉下的雨点,杂乱无章。
不练又怎么能进步呢?那段时间,我天天坚持,手都打肿了。坚持到一个半月的时候,终于找到了一点感觉。
一天,Jimmy临时安排我上冰“打点”,我是既兴奋,又紧张,战战兢兢地上了赛道,凭着我之前马路上的经验,竟然一次就成功了。Jimmy和同事们都觉得不可思议,连说了好几个“amazing”。仔细检查了一遍之后,他当场决定我可以正式上冰。那天晚上,我兴奋得一宿都没睡着觉。
等我真正上了冰才知道,一次成功真不算什么。首钢冰壶馆的赛道长45.72米,宽4.72米,从头到尾打一次点需要45秒钟,慢了不行,快了也不行。
它考验的是力度、熟练度和精准度。举个小例子,冰壶赛道之间是用防撞海绵隔开的,一旦力度控制不好,很容易把水洒到临近赛道上。
一个顶级的制冰师,需要经过成千上万次的训练,才能形成“肌肉记忆”。由于职业习惯,每天高强度地练习,现在,我的右胳膊明显比左胳膊粗了一圈。
为了能和国际一流制冰大师更好地交流,学到最先进的制冰技术,我正在努力学习英语,为保障冬奥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相信,凭着中国工匠的韧劲,我会做得更好。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距离北京冬奥会已经进入倒计时。北京将成为世界上唯一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将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党和国家的一件大事。
作为新时代的产业工人,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我从未如此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同国家发展、国家大事之间有着这样紧密的联系。我现在最大的梦想就是到北京年冬奥会的时候,以中国制冰大工匠的姿态,出现在保障冬奥会的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