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2月16日常州讯“这份荣誉属于我,更属于我们企业,属于全公司所有工友,感谢公司为员工搭建发展与成长的平台,我将继续在岗位上发光发热。”近日,江苏江南精密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酸轧车间轧机作业长朱仲华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农民工”。
从技术“白丁”到企业骨干
走进江苏江南精密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的酸轧车间,轧机作业的声音此起彼伏,这里,便是朱仲华每天工作的地方。年,朱仲华出生在常州经开区横山桥镇梁家桥村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从小就做各种农活为父母分担。
年,朱仲华进入江苏江南精密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学习轧机操作。一开始他是该领域的“门外汉”,几乎每天都泡在车间,将眼前的轧机作业流程、生产工艺及设备操作标准,摸清摸透。“刚到车间的时候心里也没谱,就一点点看,一点点学,不断试错。轧机水管喷溅的水打湿了工作衣,也没在意,到后来自然而然就学会了。”朱仲华笑着回忆道。
15年的时间,轧机成了朱仲华朝夕相对的“小伙伴”。“万事勤为先”是他的工作准则,即使是深夜,只要工作有需要,他都能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年,凭着出色的表现,朱仲华被提拔为车间班长,负责车间一个班次的生产组织、人员调配、指标执行、安全检查和故障排除等工作。年,他又成功升级为轧机作业长。
一般人学会轧机操作,需要2~3年时间,而朱仲华只用了1年时间,就成为主操人员。“他是我带过的最能吃苦的徒弟,遇到不懂的问题,会刨根问底。”车间主任翁志江说。
多年的拼搏与沉淀,让朱仲华对眼前这台轧机了如指掌。“我与仲华一起工作15年了,一旦发现故障,只要他到现场一看,操作几下,便能很快知道故障出现在哪里,是我们心目中的大神。”说起朱仲华,工友王仁欣竖起了大拇指。“我喜欢钻研,遇到问题,会把它一直记在心里,直到弄懂弄通为止。如果有问题暂时解决不了,就先把它记下来,慢慢琢磨。”朱仲华说。凭着这股韧劲,朱仲华开发多项技改项目,让“降本之花”在企业落地生根。
以技改创新实现降本增效
年,企业提出降本增效的目标任务。在这条路上,朱仲华和团队从细微处入手,努力提高企业效益。酸轧车间轧机机组作为能源消耗“大户”,成为制约提效的“拦路虎”。通过多年研究,朱仲华发现,将冷凝水预热后,再将冷凝水的排放口接入乳化液系统进行配液,可以减少乳化液加热的蒸汽耗用。
朱仲华高兴地和工友们分享这个发现,并立即付诸实践。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按年产能30万吨计算,蒸汽吨钢消耗从之前的24.6KG/T降为现在的15.75KG/T,降幅达到36%,同时减少了因冷凝水排放而产生的废水处理费用。
作为最早涉猎“白色家电”的民营企业,面对家电厂客户提出的技术要求,朱仲华没有退却。对于生产过程中,家电板出现凸点凹坑只能报废的问题,他潜下心来钻研,在生产线一待就是5个月。通过耐心揣摩,他大胆猜想:是否可以通过增加轧机出入口的张力,保证带钢的稳定性来改善这个问题。但增加多少张力,却是一个未知数。“增加10%看看,试试15%呢,我们再来,看看20%行不行……”无数个日夜,不断试错,一次次从头开始,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团队齐心协力研究出了机组重卷返修功能,大大提高了机组合格率,使机组产能从吨/月一下提高到1.3万吨/月。
一次次技术革新,一次次奋力坚守,15年来,朱仲华凭借过硬的技术和对轧钢工作的热爱,多次获得公司岗位能手、先进个人等荣誉。在工作过程中,他还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把他所学到的技巧一一传授给其他同事,带出了一支有梯队性、有战斗力的机组生产队伍。(常景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