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要求员工自愿签署奋斗者自愿申请书

北京手足癣医院哪个好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117/8598844.html

9月2日,据网友爆料,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让员工自愿签署《奋斗者自愿申请书》,做“公司奋斗者”,需自愿加班,放弃带薪休假,放弃加班费,自己能力不足时接受公司淘汰,并承诺不与公司产生法律纠纷。

该公司轧钢厂厂长称:“作为公司员工,可能个人看法不一样,这是两厢情愿的,我觉得适合我、我认可的话,我可以签字,这个是自愿的。”

有网友看到上述内容以后,惊呼:“我的天,好事全让公司给占完了?”这份所谓的“奋斗者协议”中,没有看到一点“奋斗”,通篇都是“吃人”的感觉。

员工自愿加班,还要放弃年休假、加班费,被公司淘汰还不能诉诸法律?这都是什么样无理奇葩的要求!赤裸裸的霸王条款!

对于该公司的行为,员工需要明确几点法律问题,以便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一、公司与员工在自愿的情况下,约定了不发加班费和休假期间的工资是可以的;

二、公司如果要制定淘汰制度的话,首先要以法定的流程纳入规章制度,要详细、明确、合法合理;

三、让员工承诺不与公司产生法律纠纷,即提前承诺放弃对公司的诉权,这个是完全非法的;四、如果不签申请书就和签了申请书的员工,在工资报酬、晋升机会及其他任何待遇上有区别对待,那么这整个申请书就视为是在员工非自愿的情况下签的。

简单的说,这种“奋斗者协议”即便员工和你签了,也没有实质性的法律效应,因为当某些条款本身就违背劳动法的时候,条款就是无效的。

中国有句老古话:强扭的瓜不甜。

站在企业管理者的角度,你想让员工努力奋斗,绝对不是靠一纸协议来约束,应该用良好的待遇、人性化的管理、充满希望的职业发展前景来激励他们才是。

管理者越是用这种压迫性和限制性的手段促使员工奋斗,就越得不到员工的认同,即使有人迫于工作需要签署了类似的协议,恐怕内心也一万个不情愿,但凡以后有了更好的机会,恐怕也会毫不犹豫离开这样的公司。

如何奖励等方式唤起员工的归属感,激励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不断认可,制造期待,树立标杆指引进步

杰克·韦尔奇说:“我的经营理论是要让每个人都能感觉到自己的贡献,这种贡献看得见,摸得着,还能数得清。”当员工完成了某项工作时,最需要得到的是上司对其工作的肯定。上司的认可就是对其工作成绩的最大肯定。

每名员工的进步,若能得到认可,都能产生激励的作用。拍拍员工的肩膀、写张简短的感谢纸条,这类非正式的小小表彰,比公司一年一度召开盛大的模范员工表扬大会,效果可能更好。

标杆学习是经理人团队领导的一个重要武器。在海底捞和西贝这样的大型餐饮企业中,都流传着很多优秀店长的故事,他们从基础的服务员做起,一步一步做到了店长的职位,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制造期待不是画饼,而是企业切切实实能为员工做到的事,有目标的前进,这份期待是他们工作的重要推动力。

2.制定目标,并制定实现路径

带团队要有‘从他们现在的地方,到他们从未去过的地方’的能力。制定目标,为员工指明努力的方向,并为能达成目标的员工提供奖励,通过培训指引员工实现目标,拿到奖励。

为了解决这样的矛盾,管理者要充分授权,给予员工更大的权利和自主空间,让员工制定弹性的工作计划,自己来安排完成目标的时间和方式,并可以在一定程度内进行目标调整,从而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

3.及时激励,要让奖励看得见

“如何激励员工最有效果”?这是个千人千答案的问题。ABC绩效排名,OKR和赛马机制等,都是常用的方法。但还有一种方式也很有效,那就是即时激励。

及时激励有两点好处,一是让员工快速看到效果,工作更有积极性;

二是员工工作得到认可,可以总结成方法论,推荐给其他员工使用。

企业和员工只有在精神及利益层面达成了共识,才适合谈奋斗与情怀。而普通员工,都还在温饱线挣扎,管理者就要和人谈事业、谈奋斗,这显然是一厢情愿的做法,也缺乏同理心。

公司希望员工做“奋斗者”,那就把钱给足、把员工个人利益捆绑到公司利益上,让员工内生性地培养主人翁意识,如此才能实现双方的共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4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