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贵州人丨一生痴情轧钢梦首钢水钢

白癜风治疗要多少钱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513569.html

杨延,男,汉族,现年53岁,中共党员,轧钢高级工程师,全国劳动模范,国家级“劳模示范性创新工作室”领衔人。

从学生娃成长为轧钢高级工程师、全国劳动模范、贵州省第八届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首钢工匠、六盘水市第三届市管专家,杨延一生痴情轧钢梦,燃尽青春只为证明“外国人能做到的,咱中国人一定能做得更好”。

奋楫争先,学生娃追逐轧钢梦

年,杨延从华东冶金学院毕业,分配到水钢原第二轧钢厂工作,从此与轧钢工艺结下了不解之缘。

虽然水钢原二轧厂从欧洲引进的是二手小型材轧线,但其技术水平在当时国内仍属领先,并填补了贵州钢铁行业建筑用材的空白。进厂之初,杨延被安排在生产一线的加热炉操作工岗位工作。年少轻狂的他,面对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也曾彷徨,也曾迷惘,但他终究选择了一条不甘平庸的道路。那些日子,凭着对专业的热爱和永不服输的劲头,他没完没了的“为什么”让老师傅们又爱又怕,他遇到问题时没日没夜地啃书本找答案,令工友们百思不得其解。很快,他便熟练掌握了加热炉的操作技能,成为第一个独立驾驭洋设备的学生娃。

然而,洋设备虽好,却时常面临原厂备件短缺,自行加工又没有图纸的窘境。他便主动请缨,从最初“依葫芦画瓢”地测绘和设计工艺备件入手,不断积累和总结,逐渐成为生产线国产化改造的骨干。年,杨延同志调任生产技术科技术员岗位工作,为提高工作效率,他大胆放弃传统图板绘图的方式,自学掌握了在电脑上用软件制图的方法,从此,洋设备国产化改造进入了快车道,他也迈向了追梦的新征程。

敢想敢干,“切分王子”轧出争气钢

在外行人看来,棒材切分轧制就像一块面皮瞬间被轧成几根面条一样简单,然而,时处90年代初的中国轧钢业,把一根钢坯切分轧制成两根或两根以上成品的切分技术尚属“高科技”,是国外先进企业的核心机密。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看着花重金从国外买来的切分轧制技术,在同能耗前提下,可以提升产量30%以上,减少能耗15%左右的现实,杨延是既佩服又不服气,“外国人能做得出来,咱中国人为什么不可以?”自此,他就与棒材切分工艺“杠”上了。

年初,杨延开启了自主研发二线切分工艺的“攻坚之旅”。为了心中“不想证明自己不行,不想证明中国人不行”的信念,他像个高速旋转的陀螺,白天夜晚连轴转,有时一干就是两三天,最后,他怕回家太晚影响家人休息,干脆把被子搬到了办公室。

从研发到设计,从试轧到工艺改进,经过一年的努力,Φ18mm和Φ20mm圆钢二线切分轧制技术终于研发成功并获得国家专利,当年水钢单线钢材产量提高38%,吨钢综合能源节约15%以上,年直接经济效益达万元。

事实证明,“外国人能做到的,咱中国人一定能做得更好”。年,杨延先后完成了φ20mm、φ22mm两个规格2线切分工艺设计,每年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达万元以上。同年,他把目标瞄向了更为前沿的4线切分轧制工艺技术,不仅设计出了φ12mm热轧带肋钢筋4线切分工艺路线和孔型系统,还设计出了最关键的切分工艺件。经过不断优化改进,φ12mm热轧带肋钢筋4线切分工艺取得圆满成功,填补了国内自主开发空白,并赢得了业内“切分王子”的美誉。

紧接着,杨延又向有“轧钢工艺顶峰”之称的5线切分工艺技术和φ18mm、φ20mm右旋锚杆2线切分工艺技术发起挑战,并于年,先后成功实现常态化批量生产。其中,φ10mm、φ12mm热轧带肋钢筋5线切分工艺,创造了国内同行率先自主开发棒材5线切分的先河,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同行先进水平,φ18mm、φ20mm右旋锚杆2线切分工艺技术,每年可创直接经济效益万元以上,该工艺技术属国内首创。

矢志不渝,誓让钢铁更坚强

年8月,中央电视台、中国冶金报等媒体刊播水钢抗震钢筋研发和营销专题新闻。随后,国内多家报刊网站给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4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