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新华社
随着首钢转型、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曾是首钢集团轧钢工人的刘博强成为一名制冰师。2月2日下午,在北京年冬奥会火炬接力中,刘博强参与奥运火炬传递,续写“冰与火”之歌。
刘博强,北京首钢园国家冬季运动训练中心专业制冰师,他每天的工作,是配合国家队训练需要,维护冰壶赛道。“我们修冰就两个目的,第一是恢复冰场的平整度,第二是恢复它的滑度。”刘博强说。
十多年前,刘博强还是一名首钢的轧钢工,从一名炼钢工人成长为专业赛道的制冰师,刘博强和北京首钢园一起完成了“火”到“冰”的转变。
年6月份,刘博强正式进入首钢园国家冬季运动训练中心。四年多来,刘博强和同事们一直在为国家短道速滑队、花样滑冰队等提供服务与保障。
冰壶赛道的冰面并非光滑的表面,而是有一层凸起的小冰粒,被称为“冰点”,目的是增加赛道滑度,方便冰壶滑行控制和刷冰。当投出的冰壶,并没有达到理想轨迹的时候,运动员就会用冰刷刷冰,通过摩擦生热,使冰面融化,来调整冰壶的行驶路径,从而达到理想的位置。冰点的大小、厚度、均匀度,直接决定了刷冰的效果。因此,冰壶场地对制冰师的技术要求极高。
人工制作冰点的过程被称为“打点”,身背40多斤的打点壶,初学的刘博强每天都需要高强度的练习。“打点的力量也是非常有讲究的,我们是30×60米标准的冰场,为了满足国家队的训练做了6条赛道。你只要甩过去了太多,就会甩到隔壁的赛道,冰场就不平了。这个对制冰师的手臂力量控制非常严格。我练打点的时候,练了将近两个月,在场馆外马路上去练打点,就是强化肌肉记忆的一个过程。”刘博强说。
从“火”到“冰”,刘博强实现了职业的完美转型。同时,他也希望有更多人了解、学习制冰。刘博强说,希望借助这次冬奥会的推动,让中国冰上运动项目得到长足发展。“相信未来制冰师将发挥重要作用,以冰壶举例,冰壶运动能不能更好地发展,制冰十分关键,所以必须加快培养更多冰雪行业从业者。”
联合摄制
北体传媒新华社音视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