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变宝武以钢铁记忆想象未来的上海美院

宝武型钢厂的工业遗存上将建设一座总面积达22万平方米、长约一公里的新型美术学院,上海美术学院主校区未来将在此落户。在此背景下,近日,“风自海上——蝶变宝武与艺术社区场域”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开幕,旨在讨论艺术在城市更新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图说:展览现场主办方供图(下同)

“风自海上”是上海美术学院近两年来着力打造的展览学术品牌,也是在“大美术馆”计划下,上海美术学院和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文教结合合作项目。展览总策划、上海美术学院院长曾成钢说:“上海美术学院主校区的建设对上海这座城市、对上海美术、对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将是巨大的贡献。相信工业遗存的蝶变将会赋予上海美术学院后工业时代的美学气质,并带动城市能级与品质的提升。这也是本次‘风自海上’展览以‘蝶变宝武与艺术社区场域’为主题的灵感来源。”

“蝶变宝武”单元展出了65位艺术家的百余件作品,从过去、现在和未来展现了钢铁生产的历史记忆、宝武的现在和上海美术学院的未来。钢铁生产的历史记忆部分展出了中华艺术宫和上海中国画院收藏的林风眠、李詠森、陆抑非、朱梅邨、俞云阶、杜家勤、陆一飞等20余件与钢铁生产建设主题相关的作品,这些作品有着强烈的时代特征,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向上朝气。《轧钢》是林风眠作品中比较特别的一件。受社会主义建设大改造气氛之影响,林风眠画出了20世纪50年代生产建设的热火朝天的景象。李詠森、陆抑非、朱梅邨、俞云阶等画家创作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现实题材创作,均极具时代性和个人风格,是对人民生活、劳动情景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反映,也是一代人有关“钢铁生产的历史记忆”。

当代部分邀请上海美术学院、中国美院、清华美院、天津美院、鲁迅美院、湖北美院等艺术家到宝武采风,并以钢铁为媒介创作作品70余件,从不同的视角呈现了宝钢的建筑空间和环境,探索钢铁材料创作的多重可能性。上海美术学院的未来通过主校区的建筑图片、模型和新媒体装置来呈现“云上一公里”。虚拟与现实相结合,以全新的互动方式带来沉浸式的观展体验。

展览的下半场“艺术社区场域”展现了艺术走出美术馆走入社区的画卷。高校与社会志愿者积极参与到社区的实践,形成了艺术社区的生态。据本次策展人马琳、张悦介绍,“艺术社区场域”单元选取了近两年来自全国各地24个艺术进入社区的相关案例,以文献展的形式展示。其中,“幸福曹杨·重点样本社区”让居民感受“可漫步可交往可品味”的社区艺术魅力,多元体验“曹杨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便捷和温馨;年延续至今的“行走多伦”依托多伦路独特的文化空间,开展艺术介入社区;年外滩美术馆发起的“客堂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81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